农村厕改排放的污水、粪便等,经过放在地下排污灌内的生物菌调节池、厌氧池、好氧池等处理工序后,排出来的水,是能灌溉农家菜园的清水。这种净化槽式的厕改,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奈门沁村很受村民们的欢迎。
△村民家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直接浇地
净化槽式厕改 室内无异味 操作很方便
近日,记者在奈门沁村村民张贵才家看到,他正在自家院里,从设在院里的净化槽的排水口抽里面的“污物”,是清澈的没有异味的清水。“我家每次抽出来的都是可以浇灌自家小菜园的清水。”张贵才说,去年秋天的时候,进行了室内水冲式厕改。当时村里推荐净化槽模式,张贵才有些半信半疑,将埋于地下的排污灌内放入生物菌,经过调节池、厌氧池、好氧池、沉淀池、清水消毒池五个程序的分降解,最后排放出来的就是没有污染的清水?
去年秋天时,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室内厕所,张贵才半信半疑地排放污灌里的污物,他发现水泵抽出来的真是没有任何异味的清水。“使用这种水冲式厕所,屋内屋外都没有味道,操作起来很方便。”张贵才高兴地说。
正在自家院子收拾农机具备春耕的村民孟立岩说,去年秋天厕改后,就去市里陪孩子读书,冬天一直没有回来住。“走之前跟村里打招呼了,就没有放生物菌。如果不使用厕所的话,这些生物菌没有粪便处理,就会失效的。”孟立岩说,这几天就准备往排污灌里放生物菌,听说排出来的是清水,得见证一下奇迹。目前,全区有 2563户农民采用这种净化槽式的厠改方式。
△新厕所,农民用着很方便
管网式厕改 每月10元排污费 享受升级的幸福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在厕改的过程中,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厕改部门积极探索厕改后的生活污水等处理模式,根据本区的不同地域采用多种方式,对距离城区比较近的村屯采取并网式,建设主管道15公里、支管道50公里,通过管道将农村生活污水并入城区污水处理厂处理;对于人口比较集中的中心村采取管网式,自建污水处理厂4座和配套污水收集管网;对居住相对分散、生活污水难以统一收集处理的村屯采取分散集中式,通过吸污车进行分散收集,集中处理。
在大八旗村村民阚淑坤家,记者看到室内厕所干净整洁,抽水有力,屋内没有任何异味。70多岁的阚淑坤说:“厕改之后,使用非常方便,自己也不用掏粪便什么的,排泄物通过自家的排污管与村里的管网连接后,集中排放到村里的污水处理厂。”阚淑坤家采用的是“室内水冲式厕所+管网+自建小型污水厂处理模式”的管网式厕改。使用此种模式的厕所,能够将厕所排出的污水及时有效处理,生活污水也能同步得到处理。农户每个月只要交10元钱排污费,剩下就是享受厕改带来的方便和幸福感。另一位村民说,自家距离污水处理厂很近,2019年使用至今,没有闻到什么异味,排除来的都是清亮亮的水。
记者在大八旗村生活污水处理厂里看到,这里有专业技术人员管护,定时查看各个污水处理池的情况。该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00吨,可消纳周边1300户农户排放的污水。系统采用SY-MBR-100一体化设备,具有高效去除有机物、悬浮物和脱氮除磷等功能,排放出来的水达到国家级排放标准要求。区厕改部门的负责人员介绍,这种管网式厕改适合人口比较集中的农村,方便农户使用。目前,全区建成农村污水处理厂7处,年底室内水冲厕所将超过1万户。
△村里污水厂内,工作人员在查看水质
24小时在线监控 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稳定达标
为全面抓好室内厕所改造建设,该区以中心村、示范村为重点,多种模式推进农村厕改和污水治理工作,3年来,对7834户农村居民实施室内厕所改造。经过不断验证,眼下重点采用试点净化槽模式,将粪污和其它生活污水一并就地降解,无需清掏。2021年将完成3900户的室内水冲式厕所的改造。
在农村厕改和生活污水治理中,该区采取市场运营、社会管理、终端处理等方式,确保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闭环运行。坚持“谁受益、谁负责”原则,污水处理委托浙江水艺公司运行一年,待各项管理技术运营稳定后,再转交村集体管理。同时将城市新型物业管理理念引入广大农村地区,设立公益岗位,维护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运营。对每户每月收取不低于10元的排污费,筹集运营维护资金,实现小毛病自己解决、大故障委托专业人员处理,确保公共设施持久使用。将污水处理过程中的COD、氨氮、总磷、总氮等十项数据连接到区人居环境监测中心,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,使污水处理厂排放水质稳定达标。
来源:龙头新闻